<s id="3wv68"><u id="3wv68"></u></s>
    <s id="3wv68"></s>
  1. <mark id="3wv68"></mark>

  2. <center id="3wv68"><ol id="3wv68"><em id="3wv68"></em></ol></center>
    <sub id="3wv68"><ol id="3wv68"><em id="3wv68"></em></ol></sub>

    行業新聞

    得中國者得世界 2006跨國公司的中國預謀(上)

    2006-03-01

        “跨國公司不是慈善家,也不是吸血鬼,他們只想盈利,僅此而已?!薄豆鹕虡I評論》早在1998年就指出了跨國公司開拓中國市場的本質。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新興的、并在逐步向周邊市場輻射的極具有示范意義的市場,跨國公司篤信“得中國者得世界”。

        但是,2005年1~11月全國外商直接投資繼續保持了年初以來的小幅下降趨勢,實際到位資金比上年同期減少1.9%。在全球FDI從2004年起進入新一輪上升周期的大背景下,這是否意味著跨國公司對華投資熱情已“降溫”了,今后中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還能保持長期以來的增長勢頭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趙晉平的基本判斷是:“2006年在國際國內經濟因素的綜合影響下,中國實際利用外資仍然有望保持平穩增長”。因為,對跨國公司來說,中國經濟增長的巨大潛力始終是投資選擇中最具吸引力的要素之一。

        可以肯定,經過20多年市場洗禮,未來中國市場的競爭將比現在更加錯綜復雜,跨國公司面臨來自中國本土企業和國際競爭對手的雙重壓力,為提高中國市場在其全球利潤貢獻率,跨國公司調整中國市場策略的趨勢已經顯現。北京錫恩企業管理顧問公司總裁姜汝祥博士指出:“很多跨國公司開始重新構架在中國的戰略,不再只把中國當成一個銷售市場,而是作為自身全球戰略的重要部分”。

        要成功地完成這些戰略,2006年的跨國公司將在戰略層面上呈現出以下幾大趨勢。     

        獨資化運動仍是主流

        跨國公司最初進入中國,由于投資政策的限制等原因紛紛選擇了合資與合作的方式。然而在市場實際的操作運行中,他們漸漸發現作為一種投資策略,合資的成本是高昂的,合資公司的效率卻也是低下的。

        跨國只有完成獨資改造,才能提高投資公司的收益,也才能從機制上改善投資公司的運營效率。只有完成獨資的時候,跨國公司才能夠將其最新的技術、最新的管理與經驗拿到中國市場分享,才會將其更高端的產品與生產制造技術轉移過來,并采取全球統一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對技術進行無障礙保護。

        尤其近幾年,跨國公司的獨資化已經初露“崢嶸”。如,1992年12月,德國漢高、德國發展銀行與天津合成洗滌劑廠成立合資企業,中方占70%股份,漢高占20%股份。經過1993年、1996年和2001年三次股權變動,中方的股份降到45%、20%直至完全退出。2001年8月,漢高又收購了德國銀行10%的股份,天津漢高成了外商獨資企業。美國寶潔更是由中外合資企業變為外商獨資企業的例子。2000年6月,寶潔(中國)有限公司提前終止了與北京日化二廠的合資,將其1994年設在北京通州的合資洗衣粉生產廠變成了外商獨資企業。此后不久,美國寶潔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廣州寶潔(1988年成立)也基本完成了從控股到外商獨資的轉變過程。而在珠江三角洲眾多的日本汽車零部件公司中,70%以上都是豐田、本田和日產三大汽車公司的配套公司的獨資企業。

        從2005年1~11月全國外商直接投資的情況中也可看出,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等三種主要投資方式的合同金額均實現了10%以上增長,但從項目數和實際投資金額來看,只有外商獨資企業仍然實現了5.1%和4.3%的增長。這使得外商獨資企業的比重達到71.2%。趙晉平說:“考慮到同期合同外資金額的比重高達76.8%,今后獨資企業在實際投資金額中的主流地位有可能繼續提升,實際投資額占全部外商投資的比重可能上升到75%左右”。

        據分析,近期跨國公司獨資化趨勢的內動力來自于中國相關政策的改變以及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因此,2006年跨國公司的“獨資化”趨勢仍會加快。但由于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公司都比較多,而這些公司的中方合資與合作的對象屬于不同的產權所有者,如果要完成整個獨資化改造,將會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比如LG在中國投資的項目中,分別與春蘭、熊貓等不同的企業合資建立10家工廠。松下和金魚的合作要到2014年結束,在此之前松下要獨資還是很困難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跨國公司中國的獨資化進程是相當漫長的,也將是未來跨國公司最棘手的一個問題。

        行業性收購有望續增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跨國并購迅猛發展,整個90年代跨國并購的平均增長速度達到30.2%,大大超過了全球對外直接投資(FDI)15.1%的平均增長速度;90年代中后期,跨國并購投資占國際直接投資的70%~90%左右;盡管2l世紀初跨國并購投資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據著國際直接投資的絕大部分份額??鐕窘洑v了在中國市場的調整和鞏固階段之后,就進入了擴張階段,收購與兼并也將成為2006年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一個戰略性方向。

        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吸收外資離不開利用跨國并購這種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形式。趙晉平說:“此前,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沒有大規模地并購國有企業,其主要原因就是它們在這一階段是才剛剛適應中國市場,并力求鞏固中國市場。當時的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也沒有出現跨國公司可以并購大型國有戰略性公司的相關規定,還屬于禁區。但未來大型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將具有較多收購和兼并的機會”。

         2003年以來,外資并購內資企業的案例逐漸增加。而且,為了增強對中國市場的控制力,提高市場份額,跨國公司收購國內企業的對象已經從零散的單個企業收購轉向行業性收購,從開始時在飲料、化妝品、洗滌劑、彩色膠卷行業大量并購國內企業,基本形成寡頭市場的競爭格局,向通訊、網絡、軟件、醫藥、橡膠輪胎等行業擴展,謀求更大范圍開展并購活動。

        例如,2005年10月25日,我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被美國凱雷投資集團以3.75億美元(約合3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85%的股權。此前,全球最大的機械設備制造商美國卡特彼勒公司收購了山東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后,又把目光轉向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占據中國裝載機市場份額第一的廈門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一旦卡特彼勒公司競購廈工集團成功,它在我國裝載機市場的壟斷地位必將形成。就此現象,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向記者指出:“當前跨國公司進入中國機械制造業的力度、深度、廣度和所追求的目標,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其目的已不僅僅是占領中國市場,也在把中國的機械制造業納入其全球產業鏈,是要從根本上消除將來中國企業與之一爭高低的可能”。

        業內專家指出,必須控股、對方必須是行業龍頭企業、未來收益必須超過15%,這三點已經成為跨國公司目前在中國收購活動的基本點。正是從這個基本點出發,跨國公司利用中國國企改革進入攻堅階段這一難得機遇,以資本運作方式“吃住”中國的一批行業排頭兵企業,進而打造自己的全球產業鏈和實現對中國市場的壟斷。現階段,在國有資本逐漸退出競爭性行業,一批原來還算強勢的國內企業經過新一輪市場競爭之后,也因經營不濟而積重難返甚至出現又一輪虧損。這些企業將面臨著要么被跨國公司并購,要么被國內綜合性公司重組的命運。所有這些都說明了未來大型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具有較多收購和兼并的機會。

        談到跨國公司在2006年的行業性并購動向,趙晉平預測:“將可能主要向金融保險、商業等服務貿易領域、中高檔消費品生產領域、汽車等運輸設備生產領域、基礎材料領域和機械、中間投入品生產領域集中”。    

        市場準入限制再突破

        跨國公司在經過了“介入性投資”(象征性地與中國國內企業共同出資,參股比例較低,不占經營主導權)的嘗試階段后,現在正進入利用資金、網絡、信息等綜合優勢,提高出資比例“投資整備期”。為確保經營利益,投資整備階段的跨國公司,一方面開始步入“收獲期”,一方面要適應全球產業發展,根據全球市場和中國市場的變化繼續追加和轉型投資,開拓中國市場,以鞏固和完成其整體戰略布局。這樣勢必帶來新的一輪對中國的產業戰略投資。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05年1~7月期間,按照世貿組織口徑計算的服務貿易領域實際利用外資延續了2004年的小幅下降趨勢,同比減少了6.1%。這一幅度略大于同期制造業3.3%的負增長。其中,建筑服務、旅游服務、金融業、房地產業分別下降了54.5%、46.0%、33.6%和12.1%,成為影響整個服務貿易領域實際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下降的主要因素。

        隨著中國“入世”后過渡期的臨近結束,目前仍然保留著一些市場準入限制的領域尤其是服務貿易領域的對外開放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開放程度,這將為跨國公司、特別是金融保險、商業和運輸服務等領域的跨國公司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例如,由于汽車產業的特殊性,其金融服務的價值尤為明顯。福特汽車公司擁有汽車業最大的金融服務公司和汽車租賃公司,通用汽車金融公司是企業利潤的重要來源。我國商業銀行是開辦汽車金融服務的主要機構,約占全部汽車貸款的95%,專業汽車金融服務機構在我國的作用尚未發揮。但隨著我國金融市場和汽車服務貿易的不斷開放,跨國汽車公司價值鏈正在向汽車金融服務延伸。到目前為止,全球主要跨國汽車公司正以獨資或控股形式進入汽車金融服務領域,以獲取這一環節的最大價值。

        因此,有理由認為,2006年跨國公司服務業投資增長將快于制造業部門,其中金融、保險、運輸服務、電力水煤氣生產供應和分銷服務投資增長趨勢可能明顯加快。

    返回列表

    上一條: 得中國者得世界 2006跨國公司的中國預謀(下)

    下一條: 謹防假冒零件 假剎車片會造成制動失靈

    国产成人情趣视频免费_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二页_中文字幕乱码字幕在线视频_国产高清精品综合在线网
      <s id="3wv68"><u id="3wv68"></u></s>
      <s id="3wv68"></s>
    1. <mark id="3wv68"></mark>

    2. <center id="3wv68"><ol id="3wv68"><em id="3wv68"></em></ol></center>
      <sub id="3wv68"><ol id="3wv68"><em id="3wv68"></em></ol></sub>

      五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亚州成a人在线观看日本 | 天天影视综合网色综合国产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亚洲 |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 |